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我校获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多个奖项

来源: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时间:2023-09-28  浏览:

在9月19日至23日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我校喜讯不断,先后获得高校展区和双创展区多个奖项。其中“基于云服务的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特等奖,“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获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汽车电子工具链”获高校展区优秀创新创业展品奖。我校获奖数量和含金量在参展高校中名列前茅。为表彰我校在本届工博会筹备及开展期间的精心组织和优异表现,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授予同济大学“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授予杨静“高校展区先进个人”。

“基于云服务的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的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中面临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等因素,从而导致轨道交通的建设存在大量风险和隐患的问题。面对棘手的风险管控问题,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团队经过数年产学研攻关,将云服务与物联网、新型监测预警手段等相结合,在理论方法、技术装备、智能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了实质性创新,形成了地下工程风险云管控技术体系,为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有了这项技术的加持,长江隧道做到了“滴水不漏”,上海北横通道与地铁11号线隧道最小垂直净距仅7.06米,可以这边穿越施工那厢地铁不停运。这项技术在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段、7、9、11、13、14、18号线)、南宁地铁(1、2、3、4、5号线、机场线)等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上海三门路下立交工程、天山路车站、上海硬X射线大科学装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中均得到应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在基坑开挖、隧道掘进、建成运营的建设全过程动态风险管控,有效遏制重大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提升轨道交通建设安全水平。

“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项目由我校医学院陈炳地博士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CTC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工作,针对CTC捕获效率低的技术瓶颈,独创性开发了基于糖代谢差异的全新靶点,设计仿生多功能纳米探针,通过非抗体依赖的方法磁富集肿瘤细胞,独创了CTC检测PET技术,使CTC捕获效率提升10倍多。该PETCTC技术无需生物标记物,采用非抗体依赖原理,适用于多种癌症类型,可以保证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活性,并且使检测结果可视化,供病理医生进行“金标准”诊断。该项目已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完成了超4000多例的临床试验,在肿瘤患者的辅助伴随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复发监控、精准治疗等方面助力,致力于将肿瘤变成“慢病管理”模式,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长期跟踪康复,做成一个“检诊治养”的闭环,当好抗癌卫士。

回顾此次工博会,同济展区共展示了16项科研成果,其中大部分涉及绿色、健康、安全、数字化相关领域。不少企业前来与参展团队洽谈合作意向,亦有投资方在项目路演后征询合作意向。同济科技园今年还在科创基础教育及产学研教学两个方面做出尝试,一方面将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课外活动”、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王阳阳老师的“新生导师见面会”带到工博会现场,帮助学生感受科技前沿力量;另一方面与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MBA/EMBA中心展开专场活动,组织商学院学生与项目方对接,并开启现场直播,让更多受众了解我校在工博会的展品以及团队背后的故事,赋能产学研融通发展。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