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学子获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一等奖2项、优胜奖1项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2-10-17  浏览:

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终审答辩及作品评审工作近日结束。由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颖教授指导,学生张冰倩、董昱璨、谢宇、郭芊箐的参赛项目“基于原位调控探测界面的高敏尼古丁快检系统”荣获实物类赛道一等奖;由吴德礼教授指导,学生彭帅、徐龙乾、张家铭、杨茜元的参赛项目“基于多源驱动的清洁—可持续废液零排放处理系统”荣获理念类赛道一等奖;由柴晓利教授指导,学生李婷婷、王鹏程的参赛项目“基于特异性营养要素的微生物活化系统:开启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新模式”荣获理念类赛道优胜奖。

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是面向全国环境领域学生的顶级竞赛。大赛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以科技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其独创的科技理念、发明制造和创新创业实践参与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来。自2005年创办以来,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本届赛事首次增设了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以“水务低碳化发展与转型”为开放命题,共同探究水务行业低碳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本届大赛终审答辩采用线上路演的方式进行作品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61支参赛队伍进行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40组获奖作品。

参赛项目“基于原位调控探测界面的高敏尼古丁快检系统”发明了一种基于原位调控金晶面的高敏检测系统,针对于控烟需要依靠大量人力物力、环境介质中的烟草烟雾难以量化的现实情况,选择了其中标志性物质尼古丁进行检测,设计了一套集样品采集、尼古丁检测和数据信息化的智能化系统。该系统可对尼古丁进行精准测量、数据储存和结论分析,为“控烟精细化”提供量化支撑。通过创新性地选用原位调控的方法暴露金111晶面,构建小程序和建立云端数据库,实现尼古丁检测的快速响应、准确检测、直观显示。其低检测限、高重现性、高便携性、与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的匹配程度已得到相关机构的证明认可。在实际应用上,该发明可开展针对环境烟草烟雾和指尖中尼古丁的检测,辅助实现全流程控烟,助力“健康中国、无烟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目前已和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团队成员已发表1篇高水平论文,并申请了5项专利和1件软件著作权。在未来,该作品对尼古丁检测的及时性、有效性、易得性、便捷性将使得其有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工业高盐废水所含成分复杂,对处理技术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技术方法很难达到“零排放”目标。围绕工业高盐废水零排放与资源化的目标,高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基于清洁-低碳-可持续的创新理念,参赛项目“基于多源驱动的清洁—可持续废液零排放处理系统”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三核一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多源驱动的先进脱盐技术,通过串联的组合工艺路径,最大限度地对分离资源和清洁能源进行深度利用,形成选择性去除多质盐晶体,高倍盐浓缩和降低能源输入的闭环零排放系统,达到高效低成本的脱盐效能。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团队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材料及能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共发表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在审专利1项。团队相信,随着零排放技术在能源和成本效率方面的进步,特别是通过结合先进的多源驱动脱盐工艺,清洁-低碳的零排放技术在未来将具备大规模、可持续的高效处理能力和更多可能性。

参赛项目“基于特异性营养要素的微生物活化系统:开启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新模式”聚焦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基于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枢纽作用以及聚羟基烷酸酯(PHAs)对微生物的选择、趋简原理,提出了微生物活化(Ecosystem activation system, EAS)技术。该项目创新性地将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思路从外源污染物控制转变为水体自净能力强化,而将治理模式从纯粹的人工干预模式转变为人工引导加自然进化的复合模式,诱导激活本土微生物中的功能菌种,利用水体自循环过程,促进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和优化,充分发挥微生物对污染物削减能力。目前,该技术已在多地的实际水体治理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与新思路。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