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举行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新发展理念”研讨会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6-01-13 浏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1月12日,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在四平路校区举办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新发展理念”研讨会,一批校内外专家学者应邀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作主题报告,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分析、解读,并展开研讨。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会议由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锦明主持。
杨贤金在致辞中表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一所高校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此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发起举办,也是学校党委组织的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集体学习。一方面,希望通过聆听专家们的分析和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同济大学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将五大发展理念更好地加以贯彻落实。
空军政治学院孙力教授的报告以“社会主义五百年中的发展观念演进”为题,简要梳理了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发展观念的演进。他指出,“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创新成果。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是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把握,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韩传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开放创新,构建自觉担当的事业共同体”,他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与模式重构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开放是发展的必然支撑格局。他认为,要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事业共同体,纳入多种利益相关方,注重社会主体全程参与,形成多层级、多元化、全过程的治理结构。对于高校来说,则要构建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术共同体。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钰民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创新的关键是理论创新”,他指出,当前创新的理论远远滞后于创新的实践,创新理论上的不足,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他认为,理论界应解放思想,不走过去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邪路,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西方理论的教条主义,真正实现理论的创新。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欢政教授以“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题,他指出,中国要高高举起绿色发展的大旗,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合理生产、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的生态文明转变,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他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战略:产业生态化战略、消费绿色化战略、生态经济化战略以及资源节约化战略。
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希胜的报告聚焦基于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绿色大学内涵建设研究。他表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是指大学主动吸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以之作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注意调控发展过程。它包含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大学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导向基础之上的绿色大学的内涵建设,应当体现在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中,主要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校园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制度与措施、社会服务与引领、变革与发展等诸多方面。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门洪华教授在题为“开放与中国全面崛起的路线图”的报告中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核心战略路径,它实质性促成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对外开放既是中国迅速崛起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国家利益的根本所在;既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中国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展望未来,中国将确立基于开放主义的、科学完备的国家战略体系,开拓全面开放的时代,实现成长为世界性开放强国的战略目标。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占才教授以“共享发展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导向”为题,他认为,“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共享发展。“共享发展”包括共享发展机遇、发展成果、发展权利、发展过程和发展愿景等。他还提出了实现共享发展的六大措施:调整、平衡“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平衡贫富关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调整、平衡长远发展目标与民众短期获得效益的关系;调整、平衡全局与局部利益关系。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强教授作总结发言,对上述七位专家的报告作了点评。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news.tongji.edu.cn/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572&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