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只直挺挺趴在地面的大乌龟,似一只片片花瓣绽放的大绣球,如月亮盈亏渐变的组合体……5月31日傍晚,经过8小时现场作业,51栋形态不一、各具特色的棕褐色瓦楞纸板建筑,在一支支大、中学生团队手中渐渐成形,成排耸立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场,组成一条“临时学生街”,蔚为壮观。其中,部分作品出自高中民族班、国际班、国际学校及外地中学生之手。

第八届同济大学建造节“华城杯”纸板建筑设计建造竞赛当天上午9时开赛,来自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同济一附中等20支上海高中代表队,以及北京第四中学代表队应邀参赛,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11所高校建筑院系的31支大一学生代表队一道,同场比搭建筑面积分别为5平方米、12平方米的小型、中型纸板建筑,并将在各自建造的纸板屋内留宿一晚,进行交流、餐饮活动和居住体验。

参赛团队选用大赛所规定的瓦楞纸板、麻绳、塑料布、螺钉、螺帽、封箱带,各成员共同协作进行建造。根据大赛要求,这栋纸板建筑不仅要结构稳定,还能防雨、通风、自然采光,而且还能满足站、坐、躺、卧尺度要求。
作为同济大学在促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有机衔接方面做出的新探索,从2011年起,同济大学特别邀请沪上一批高中参加此项大学生赛事,受到了各中学的热情响应。此次参赛的上海高中代表队达20支,创历年之最,其中复旦附中西藏班、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美国国际学校系首次受邀参赛,此外还特邀了北京市第四中学来沪参赛,每队5人。同济大学校领导表示,同济大学希望与全国一批高中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共享大学教育资源,共同推进卓越人才培养。

来自杨浦高级中学的小王同学与队友们以雪花状纸板片插接,成功建起了一座半圆拱形纸板建筑,她显得十分自豪:“从纸面到实际建造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很大,对建筑更有兴趣了。”
参加本届竞赛的既有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级建筑学类、城乡规划、景观学等专业大一280名学生组成的20个参赛队,加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年级代表队,还邀请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国内10所高校建筑院系大一学生代表队参赛。

竞赛评审团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汪孝安领衔,由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教授、戏剧导演、企业家共同组成,最终评出各类奖项。
建造节活动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建龙教授介绍,同济大学建造节是面向学院大一学生的“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建造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对建筑的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建造过程获得感性和理性认识。2011年,这一竞赛发展为全国多所建筑院校参加的赛事活动;自 2012年起,该竞赛被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竞赛,现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建造实验活动。
本届大学组竞赛指导单位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香港华城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赞助;中学组竞赛由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
附:大学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综合奖)
|
同济建筑学1班1组
|
同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班1组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二等奖(专项奖)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结构)
|
同济建筑学5班(空间)
|
上海大学建筑系(形态)
|
同济城乡规划2班2组(结构)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空间)
|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系(形态)
|
三等奖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同济城乡规划1班1组
|
同济风景园林2班2组
|
同济城乡规划1班2组
|
同济土木工程学院代表队
|
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
|
同济建筑学2班1组
|
同济城乡规划2班1组
|
同济风景园林2班1组
|
中学组获奖名单
金奖
|
上海市控江中学
|
银奖
|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上海市进才中学
|
铜奖
|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上海市实验学校
|
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
|
鼓励奖
|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西藏班、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上海中学、上海中学国际部、同
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组、2组)、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美国国际学校、北京市第四中学
|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news.tongji.edu.cn/catv/player.asp?id=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