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国际期刊《细胞》(Cell)的子刊《免疫》(Immunity)杂志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 题目是“C-Type Lectin Receptors Dectin-3 and Dectin-2 Form a Heterodimeric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for Host Defense against Fungal Infection”。这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朱乐乐(第一作者)在导师林欣教授(同济大学讲座教授)和贾鑫明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指导下,经过4年研究所取得的部分成绩。该研究中,他们揭示了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 CLRs)Dectin-3和Dectin-2形成异源二聚化的模式识别受体并协同介导机体抗真菌感染的新机制。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共生于人体内的一种重要机会性致病真菌,在免疫力受损或缺陷人群中会引起黏膜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全身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癌症化疗、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人口老龄化,以白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成为临床上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严重问题。因此,揭示机体清除白念珠菌感染的机制,对研发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模式识别受体(PRRs)是机体固有免疫细胞的受体分子,可识别病原微生物并启动机体的免疫反应以清除病原微生物、保护机体健康。参与识别白念珠菌的PRR主要是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分子。
该研究发现,目前功能尚不清楚的Dectin-3能特异性识别白念珠菌菌丝态表面的α-mannans,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致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介导机体的抗真菌免疫应答;抗体阻断或基因敲除Dectin-3的小鼠对于白念珠菌感染高度敏感。该研究还进一步证实,Dectin-3和已知功能的Dectin-2能够形成异源二聚体,协同识别白色念珠菌菌丝态表面的α-mannans。而且,相比于各自的同源二聚体,这种异源二聚体能更有效地结合α-mannans,提高机体识别真菌感染的敏感性,激发机体更强的炎症反应以对抗真菌感染。这项研究还提示,机体能够利用有限的C型凝集素受体分子识别多种微生物感染,获得感知微生物感染的不同敏感性及多样性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C型凝集素受体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关链接:
http://dx.doi.org/10.1016/j.immuni.2013.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