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艺术追梦者的舞台

来源:新闻中心 建筑城规学院   时间:2013-06-09  浏览:

      艺术是相通的。梦境是相连的。摄影画面中有油画般绚丽的色彩,版画中粗粝的线条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人物性格,如同看传记文学。不拘泥于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参观建筑与城规学院“学院奖”之艺术大赛展览,就会让人由衷地感叹这一点。
      日出霞霭、青山绿水、渔舟唱晚,跳跃的色彩强有力地捕捉了读者欣赏的眼睛,祖国山水好美丽。这组《多彩中国》是对应本年度艺术大赛“我的中国梦”主题的摄影作品,作者张家宁足迹踏至安徽、贵州的田间巷陌,以不同的色调影相体现风景的丰富多变,寄托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表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理想。

A1611
《多彩中国》 张家宁 摄


      同样主题下,有人选择山水,有人选择人物。刘冠鹏同学《有梦的中国人》则选取了不同民族不同年龄阶段下人物面对镜头的无邪与烂漫,无论老人还是小孩,蓝天白云下最朴素的笑容传递着中国人最温暖的力量。

A111
《有梦的中国人》  刘冠鹏 摄

      从2004年学院启动艺术大赛以来,历年的展览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2007年适逢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作者顾嘉唯同学选取模型装置作为其表现形式来展现“激荡百年”的主题。白色的浮雕透出质感,整个作品处在韵律柔和、节奏舒缓的渐变之中,意在表达同济一百年来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长足进步的状态;同时,作品又在渐变中上升和凸显出“100”字样,表现出百年同济激流勇进,勇往直前的姿态。

image005
《漾!韵-激荡百年》 顾嘉唯 制作

      2008年,北京奥运。作者吴巧同学选取平面设计为表现形式,为奥运致敬。作品以奥运会会徽做主图,明快的红白色镶嵌对比,学院教授头像包裹一个“京”字,拼贴出“舞动的北京”图案,既富有CAUP的特色,又蕴含着对主题“青春影像”的畅想。
      2012年,学院院庆60周年。作者史纪、王骁楠、周黄政三位同学选取延时摄影与制作视频作为其表现形式,美丽缤纷的樱花大道,夜幕中灯火辉煌的图书馆,第一米阳光中教学南楼,作品拍摄了同济校园的28个生活场景1万多张照片,尝试记录每一个有关同济与CAUP的动人瞬间。

111-1
《早安同济》 史纪、王骁楠、周黄政 制作

     走过十年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院奖”之艺术大赛已经成为学生向艺术追梦、以创意造梦的舞台。大赛常设参赛艺术类别现有绘画类、摄影类、DV动画类、平面设计类、陶艺雕塑/模型装置五类,结合学校、社会、国家热点,十年来先后以“激荡百年”“青春影像”“春华秋实”“情动世博”“红色印迹,给力中国”“风雨同舟六十载,星光灿烂甲子时”“我的中国梦”等主题举办。

A1311
《画家的墙》  张泽 摄


     日前,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100多幅作品正在教学南楼的橱窗内展览,笔墨下,有各地印有同济标记的跨江跨海大桥写生,记载了中国桥梁梦的历程;镜头下,有广角下建筑的挺拔姿态、光影下寻常巷陌的人间烟火,记取了美丽中国的瞬间......

桥之梦-1
《桥之梦》 张弛 王程娇 林堉卉 张昌夷 画
B1011
《Design for China》 刘思宇 设计

      学院院长吴长福说,“学院奖”是学院学生的权威奖,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赞助支持, 分为学习奖、艺术大赛和暑期国际夏令营三种形式,最初设立的宗旨就是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艺术大赛的目的则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无惧竞争、打破陈规,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三者相贯通,通过创作、表现、交流,为学生搭建了展现其艺术之梦的舞台。

zgyx-1

《中国印象》 吴欣阳 画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