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院士为同济学子讲演 (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1-04-13 浏览:
作为我校医学与生命科学部积极推进“卓越医师培养”和“拔尖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又一举措,4月12日下午,医学与生命科学部“卓越人才培养大师课堂”在逸夫楼报告厅开讲,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教授,应邀作首场讲座。在一个半小时的题为《怎样走好医学人生道路》的讲演中,王院士结合自身的从医生涯和经验感悟,谆谆教导同济学子要以一颗服务病人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医生或医学科学研究人员。

校党委书记周家伦致欢迎辞,他表示,王振义院士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医学研究成果,为中国、为世界的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相信王院士的讲座将更好地激发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医学专业思想,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发奋学习。
“为什么我要选择医学?”王振义院士坦陈,最初选择学医是因为收入好、地位高,事关人民健康和生命,职业崇高,后来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做医生是最能反映‘爱心’的职业之一,能享受到别的职业所没有的人间真情。”
走上医学道路之后,如何走向成才?王院士对同学们说:“为了能有本事更好地服务病人,我们要在学术和技能上,选择向高层次要求去努力。”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我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觉得要加紧学习。”
高尚的医德是为医者的灵魂。王院士希望同学们以白求恩、特蕾莎等为榜样,不断培育自己为病人服务的仁爱之心。他说:“只有当你有了崇高的医德,你才会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钻研,立志为人类做出贡献。”
讲演最后,王院士还以青霉素和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为例,忠告青年学生要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多提一个为什么,不放过一个异常现象。”

本次活动还首次与新浪微博合作,进行新浪微博大屏幕场内外互动。王院士还回答了网上代表性提问。
据介绍,医学与生命科学部“卓越人才培养大师课堂”将不定期邀请国内外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主题,开展系列讲座,让同济学子感受这些科学名家们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早日踏上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