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在科技部部长、我校原校长万钢陪同下,首次来华访问的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莎万(Annette Schavan)女士率代表团专程访问我校,我校党委书记周家伦、校长裴钢、常务副校长李永盛及校长助理余卓平等参加会见或陪同莎万一行。

上午9时15分,在逸夫楼会议室,裴钢会见了到访我校的莎万女士一行40余人,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表达了扩大交流、加深合作的意愿。
随后,莎万、万钢、周家伦、裴钢等一同出席了西门子与同济大学共建科研交流中心协议、双方研发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以及西门子科研交流中心成立仪式。
在此之后,裴钢、李永盛等校领导陪同莎万、万钢来到综合楼。楼前,停放着一辆搭载大众领驭车体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这也是将在今年北京奥运会上投入示范运行的20辆燃料电池轿车之一。在听取了这一环保节能汽车的介绍之后,莎万关切地询问将如何推进该车的产业化。在综合楼大厅,她还参观了我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一系列节能项目和所取得的建设成果。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是中德两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合作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了解两学院的发展近况,是莎万部长此次同济之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德学院会议室,莎万分别听取了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负责人关于学院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她说,十分高兴地看到这两个合作项目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这为项目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她希望进一步拓宽拓深双方的合作领域,并表示德国教研部也将继续予以支持。

会谈之后,莎万走进报告厅,为在场的中德学院学生作了题为“精英在国际大环境下所肩负的责任”的讲演,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在近40分钟的演讲中,莎万阐述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联手应对挑战、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她说,精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优秀人才,他们不只是关注个人、本地区、本民族的利益和前途,而是放眼全世界,关怀全人类,主动担当起整个国际大环境赋予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她勉励在座的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讲演结束,莎万、万钢随后来到一楼大厅,见证了同济大学、德国联邦教研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三方《关于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合并意向书》的签约仪式。裴钢、德国教研部高教司司长Christoph Ehrenberg、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副主席Max Huber分别代表三方签字。据介绍,两学院实行结构上的合并,目的是为了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发挥协同效应。
今年是中德科技合作开展30周年,莎万一行是4月14日开始对我国进行访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