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数字,带给同济人一次又一次惊喜:
2013年,同济医科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8项,占全校获批项目总数的38.48%;
近三年,同济医科已接连产生2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以及20多位上述计划项目的课题组长,并主持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计划项目;
继去年一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免疫学》后,今年8月同济医科又一重要新发现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
看今朝同济医科,“转化医学研究”已全面布点,“干细胞研究”正如火如荼,越来越多杰出的医学与生命科学专家学者成为同济人,一项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接连在同济医科实验室诞生……同济医科新的发展速度让外界纷纷侧目!
梦想总在前方牵引,同济人追梦不息,步伐愈来愈快……
立足现实科学规划,走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在同济人心中,“医科”有着非同一般的厚重分量。尽管岁月更迭,重振“同济医科”,一直是萦绕在几代同济人心头的一个不曾磨灭的梦想!
这份情结为何如此之深?翻开同济校史,从1907年的“德文医学堂”开始起家,同济医科曾经何其辉煌,培养了裘法祖、武忠弼、吴孟超等一代著名医学大家,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上世纪50年代初,在高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同济医学院整体迁往武汉。
半个世纪的岁月流逝,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后,同济大学再次抓住机遇,开启了医科重建之路,希冀同济医科雄风再起。2007年8月,中科院院士、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裴钢教授出任同济大学校长,同济医科重振之梦愈发炽热。
同济医科要想再度崛起,路在何方?
“虽然我们一时难以全面提升或赶超兄弟医科院校,但我们可以集中资源,首先在少数重点领域获得突破和领先,进而带动医科的整体发展。”医学院院长徐国彤教授介绍说,立足医学院当前的院情,结合世界医学发展前沿和未来趋势,以及国家需求,在裴钢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医学院决定将同济有限的医学资源,重点集中在导向国家重大需求、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干细胞”、“免疫学”、“肿瘤”、“老年病”和“中医”五大领域,其中“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更是被视为同济医科发展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紧跟国际医学研究主流,“转化医学研究”也作为同济医科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而全新推出,鼓励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里一批基础研究最优秀的科学家,与附属医院的临床专家团队共同组成“伙伴型”研究队伍,针对临床上的重大难题联手攻关。
前进的方向明确,人才何来?医学院面向海内外医学精英真诚发出 “邀请帖”,同济再振医科、真正要做事并要把事做成的坚定决心,同济医科未来的发展潜力,同济人盛情、坦诚的邀约……无不打动了一个个已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相当知名度的学者的心……
在不长的时间内,数十个课题组长(PI)席位都相继迎来它们的主人。由此,同济医科拥有了一个知名科学家的群体,其中还有多对携手来此并肩战斗的学者夫妇。
一切围绕科学家的需求行事,重大科学发现接连诞生
薛志刚博士和范国平教授首次发现人类胚胎早期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对于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具有重大意义,让同济医学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戈宝学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病原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新机制,从而揭示出了一种普遍致病机理,为研发感染性疾病新的治疗方法指出了新思路,论文发表于《自然•免疫学》杂志;
梁兴群教授、孙云甫教授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心脏第一心区特有标志物,为心脏疾病的再生治疗奠定了基础,被汇聚全球最重要医学及生物学论文的国际权威在线评价检索系统“Faulty of 1000”予以重点推荐。
……
一年多来,一个个重大医学发现接连在同济医科教授手中诞生,引起国际学界的热切关注。
“一切围绕科学家的需求来做事,为科学家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这是产生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首要前提。”医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陈义汉教授说。
薛志刚博士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在一年多前学院组织的一次考核中,薛志刚的评分并不如意。按照之前的约定,其工作待遇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然而,医学院领导班子对其评分不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薛博士有能力、有潜力,需要假以时日才能表现出来,决定继续支持这位年轻学者。
的确,高水准的科研成果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打磨的。今年7月29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薛志刚博士和范国平教授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8月29日,《自然》杂志正式发表该成果。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该杂志发表生殖科学类文章。
“一切围绕科学家的需求来做事”,一直都是学院领导班子的共识。对于这些专家学者型领导的作风、作为,学院的教授们也深有体会。
青年学者章小清教授,在进入同济医学院一年多时间后,就开始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谈到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他说,“学校与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组织协调,对项目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清楚地记得,在他决意加盟同济、还未正式报到的那几个月里,学院领导将他实验室场地、实验室建设、科研课题组织申报等这些他最关心的事情都已一一提早考虑,并做出十分周详的安排,甚至还为他预留了研究生招生名额。
这样一来,从美归来不足半年,章教授就开始带着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实验了。不久之后,由他主持“973计划”项目也按期顺利启动。
“我们在这里做研究很自由、很和谐。”“书记、院长们都很亲和,有共同语言,谈得来。”几位受访的教授都表达了类似的感受。
——“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朝圣者需要一步一叩首和一丝不苟的虔诚。”
——“我们的团队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学者群体,学者为追求发现而生活,以生产理论为职业。”
这两段话语是记者在陈义汉教授团队办公室一块白板上所书写的多则座右铭中摘录的,多为陈义汉教授原创。记者仍记得当时自己内心那份长久的感动,为同济学者深谙科学之道、甘愿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炽烈情怀而深深感动。
“转化医学研究”全面布点,基础研究与临床“零距离”
即使同济人也未必都知道,穿过附属东方医院人流熙攘的门诊大厅,上14楼,这是一处远离喧嚣的安静所在:“同济大学东方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而这一中心现已闻名于全国医院系统。在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带领下,医学院一批教授长年在此驻守,他们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医学院教授,又是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专家。
同济吹响“转化医学研究”号角,闻者心动。从事心脏病领域基础研究的孙云甫教授、朱伟东教授,正是受此感召,欣然从美、日归来,成为入驻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首批科学家。陈义汉教授也受命前来,与东方医院合力开拓这一片全新的处女地。“心血管疾病”成为这里的研究重点。
同济力推被誉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重大变革的“转化医学研究”,意义何在?采访中,教授们均对此表示认同:“转化医学研究”是生物医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看准这一点,充分整合大学的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人才资源和各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聚焦重要临床疾病开展攻关研究,建立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共赢机制,使其成为同济医科实现赶超的一个“弯道”,的确是立意高远的决策。
在这里,医学院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与医院的临床医生相距仅几步之遥,能时常坐到一起,面对面交流探讨。不久前,朱伟东教授和东方医院血管外科葛进主任被共同授予“科技创新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针对医生临床发现并提出的“某类疾病对患者外周血管造成损伤”问题,科学家基于临床手术样本开展科学研究。楼下血管外科手术下来的样本,几分钟后即送达楼上的转化中心实验室,供科学家研究分析。
设在附属同济医院的转化研究中心,全称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同济医院临床转化中心”。
当前团队研究的目标很明确:“要用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脊椎损伤,并建立干细胞治疗脊椎损伤的临床标准化体系。”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程黎明教授作为临床专家,也直接参与研究。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拓展到研究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等其他疾病。
除东方医院、同济医院之外,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肺科医院、第一妇婴保健院和口腔医院,也都分别建立起了同济转化医学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各有侧重,涉及眼科学、肺癌免疫机制及治疗、生殖研究、口腔疾病研究等领域。此外,同济医科还联手沪上知名医院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共建转化医学研究基地。校长助理孙方霖教授、医学院院长徐国彤教授也直接担任这些基地的负责人。
同济转化医学研究重大战略的实施,积极效应明显。三年来,该院已连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面积丰收。
科研团队作战,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探究每一个重要科学研究成果的诞生过程,就不难发现,其背后必定有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作后盾。
之所以能在国际上最早发现驱动人类胚胎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关键候选基因,薛志刚博士表示,自己所在的团队应用的“单细胞测序”新技术,对于这一重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支撑。“新的技术与特殊的临床材料人类胚胎结合,是成果产生的关键。”他说。
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在一批杰出学者的直接带领下,坚持团队作战,还极大地带动了医学院青年教师、青年学子在学术上的成长和进步。不久前,以医学院2011级在读博士生朱乐乐为第一作者,其导师、同济讲座教授林欣教授和医学院青年教师贾鑫明为共同通讯作者的一重要研究发现,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子刊《免疫》。该项研究揭示了机体清除一重要致病真菌“白念珠菌”感染的机制,对研发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手段具重要意义。
早在2003年,陈义汉教授等就鉴定出了人类心房颤动的部分遗传学和电生理学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此后他们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干预研究方向上,又取得一系列发现,为中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其领衔的“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团队,去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这个团队集聚了10多位长期从事心律失常相关领域研究的中青年科学家。每天在团队里耳濡目染,学子深感受益无穷。2011级博士生梁丹丹说:“这些老师都是国际上这一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是我们身边的学术楷模,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国际最前沿的指导。”
“我们知道,重振同济医学之梦,不仅需要在《自然》、《科学》上发表研究论文,更需要名医、名师、名家的荟萃。而同济医科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一大批年轻后备力量的快速成长。”陈义汉教授说。
在今年获批的1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同济医科的青年学者获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6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强则同济强!蓄势待发的新生学术力量,为同济医科复兴梦托起新的希望!
“梦自医始,同济从医起家,同济人的梦想从医科开始向前延伸。”医学院党委书记姜成华教授说:“尽管我们离‘同济医科复兴梦’的真正实现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去一步步接近梦想,相信我们一定能迎来梦圆同济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