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科技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此次会议将会出台哪些激励、引导措施?记者近日走访了我校科技处处长吴广明,请他做相关介绍。
“‘鼓励大家多做提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工作’,这句话是裴钢校长最近经常说的一句话。”吴广明开宗明义:“学校将2008年确定为‘人才年、学术年、质量年’,对教师个人发展来说,重点就在于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积极承担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纵向课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年来我校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但重大项目、重大成果、高水平论文仍然偏少,相关指标在大学排行榜上相对靠后。总的来说,我校科研层次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吴广明介绍,此次科技工作会议将调整“同济大学科研业绩考核政策”,通过提高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的权重,来鼓励和引导教师承担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提高我校整体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提高纵向项目的业绩权重
吴广明介绍,“科研业绩考核政策”的修改重点之一是:提高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立项分;提高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启明星和启明星后、曙光计划的立项分;将新增加的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浦江人才等人才基金纳入业绩考核范畴。
除了提高纵向项目立项业绩分外,纵向经费业绩分也要提高。吴广明说,调整后的考核政策,不再将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一视同仁,而是有所区分。基本上保证重大项目经费权重与一般项目经费权重比例在2:1和3:1之间浮动,即重大项目到款1万元相当于一般项目到款2-3万元。“这是学校为引导教师积极争取和承担纵向和重大项目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他说。此外,考虑到目前单个项目经费普遍增加,科研经费的分段计算标准也进行了提高,鼓励争取大项目。
“在保持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量的基础上,我们希望教师多多承担纵向和重大课题。”吴广明说。
加大重大成果的业绩权重
吴广明介绍,“科研业绩考核政策”的修改重点之二是:加大重大成果的业绩权重。
“这次我们提高专利转让的业绩分,取消专利申请的业绩分,引导和鼓励专利转化。”吴广明说。
吴广明介绍说,“此次学校还提高了国外学术刊物论文的业绩分。高质量论文是学校准备下大力气抓的事情。除了鼓励教师发表国外论文外,学校还要优化SCI、EI的奖励政策,今后将考虑根据学科领域的不同对收录论文进行分类分区奖励。此外,学校正在考虑对高他引用率论文实施奖励政策。”
获奖的业绩分这次有较大幅度提高,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原为30分,现为70分。“近年来,我校科研经费虽有大幅增加,但获奖的数量与级别却没有太大变化。除了通过前期加强基础性、系统性研究和成果凝练外,我们还希望通过加大奖励力度来进一步改观。”吴广明说。
同时,考虑到我校学科的特点,此次新增了“规范标准业绩分”。
提高业绩考核标准
“出于尊重科研规律的考虑,学校把原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改成三年为期,但业绩津贴仍每年或每半年核发一次。”吴广明告诉记者,“ 但是针对近年来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度提高的情况,新科研业绩考核标准也进行了适度提高,即把每个业绩点对应的科研业绩分提高到了40分(原为25分)。”
“此次科研业绩考核办法的调整,代表了学校进一步引导、推动教师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科研的导向,希望大家高度关注和重视。”吴广明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