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青年教师兼任班主任风采掠影:当80后撞上95后

来源:新闻中心 学生处   时间:2017-01-16  浏览:

      身处价值多元、新媒体信息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堪称系统工程,单靠几门课、几名教师远远不够,需要每位师生的全情投入与点滴贡献。近年来,同济大学积极吸收专业教师进入班主任队伍,70%的班主任由专业教师担任,其中不乏青年才俊。他们在指导大学生学业教育、创新创业、运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朋辈力量等全方位育人工作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和自己的思考。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如何相得益彰?专业教师与班主任的双重ID如何相辅相成?在他们心中学生是何等青春模样?学生眼中的他们又是谁?请跟随记者的镜头寻找你心中的答案。

镜头一:201496日,新生报到。一位来自西北的学生家长与操金鑫聊过两句后,突然伸出双手紧握住他:“操老师,我下午就坐火车回去了,孩子就拜托你了。”那个瞬间,操金鑫意识到未来四年肩负的责任。


      操金鑫,中共党员、年轻海归,土木工程学院2014级两个班的班主任。“班头”“老大”学生们喜欢这样称呼他。新生开学第一天,操金鑫就收到同学的QQ留言“老师,我们不会从现在起就见不到你了吧”。那个瞬间,他读懂了同学们的期待。桥梁系迎新座谈会上,项海帆院士曾说起有同学告诉他“大学的老师没有中学老师那样爱我们”。那个瞬间,身为班主任的操金鑫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将师者的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操金鑫老师参与班级排球赛

操金鑫老师参与班级排球赛

      正寻思着怎么和这群新鲜人“套近乎”,班级的公众号就开通了。起初操金鑫没太在意这个媒介在整个班级运作中所起的作用。一天、两天,一篇、两篇,看着班里的同学不停地记录下每个精彩瞬间,操金鑫坐不住了,他将自己对于学生成长和班级工作的所思所想所急所悟以周记的形式进行推送,“老班周记”由此诞生,每周六雷打不动为大家解疑释惑。打那起,他和同学们一起头脑风暴,各种奇思妙想产生了。现如今,班级公众号开设了众多栏目:“走遍中国”是谁不说咱家乡好的升级版;“卓越集体”里各种活动各种晒,班风班貌可见一斑;“学霸带你飞”课堂笔记供你鉴赏,各科重点轻松掌握;“声画人间”土木人带你领略别样人文魅力;“脑洞大开”绝对专业,看懂了证明你不是一般人……逢年过节、班里每位同学的生日心细的“操老大”都会送上温馨的祝福。平日里,操金鑫特别留意收集各类科创竞赛及奖项申报信息,并第一时间发到群里。他还在群里征求学生对他上课的意见,“这样可以和他们多套套近乎”操金鑫笑着挠了挠头,“我没想到从语气语速到上课重点,从音量变化到互动设计,大家给我提了很多中肯意见,让我感动,我觉得自己是和他们在一起成长。”
      大家眼中的“标兵班”。所带班级连续两年获土木学院“卓越工程师先锋行动示范集体”称号,近期获评“2015-2016学年同济大学优良学风标兵班”,班平均绩点突破4.11,各类学术竞赛、创新活动、体育比赛中学生拿奖不断,班级凝聚力不断提升,操金鑫功不可没。可他却说“育人不能单在成绩单上写辉煌,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放飞理想,把思政教育的课堂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2016年暑假,操金鑫发挥专业特长,广泛动用人脉,和学生一道策划实施了“土木工程与一带一路”暑期实践项目。全班同学分为4组,历时近两个月,途经西安、西北、东南、西南四大片区5省13市,就“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工程企业转型、工科人才培养、内陆港区建设、丝路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城镇民生改善等多方面展开社会调研,完成专题调研论文6篇,形成片区成果集4本,共11.6万字。班级微信平台也陆续推送18期专栏对此进行报道,受到同学们的好评:“这次活动不仅给我们这个集体留下了共同的回忆,还引发了我们对国家战略和自己前途多角度的思考”“这一年,我们聚焦‘一带一路’,思考职业规划,关注社会发展,以全员之力使集体脱颖而出。在这里,卓越,是个体为集体增添光彩,集体为个人提供力量”……
      数不尽的留言,道不尽的师生情。操金鑫曾对他的学生们说“四年,对于我来说,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短暂而重要;四年,对于你们来说,却意味着一生中最绚烂的青春韶华,转瞬即逝、不可重来,必须力争无悔。”

镜头二:20161025日,2014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承办的“竞无止境”环境学院师生运动会如期举行。开幕式上,同学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严阵以待,教师方阵中突然出现熟悉的身影。瞧,他们的班主任王亚宜正跟着队伍走向主席台,她微笑着向工作中的大家挥手,掏出手机给大家拍照。俏皮可爱的模样把辛苦忙碌的同学们逗乐了。


      “同济大学优良学风班集体”“同济大学先进集体”“同济大学五星团支部”、上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全校唯一本科生班级),2014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这个年轻班集体的荣誉可谓颇丰。采访中,同学们提到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王亚宜。“学术牛的王老师要当班主任啦,大二选专业肯定是给排水呀”“王老师给我的感觉跟一般老师不太一样,她从一开始就给人很亲近的感觉,让你有什么事都愿意跟她说,像个大姐姐”“王老师爱笑,每次在学院里碰到,她总会微笑先打招呼,完全不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只要我们有好的想法,王老师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提供最大支持”……听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记者走近环境学院优秀班主任——王亚宜。

208658864573367745

王亚宜老师指导学生科创项目

      “学生自己优秀,我恰好当了班主任”,听到学生们这么夸自己,王亚宜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从学院大二分专业后才接手班主任工作的,想着自己与他们年龄相仿,也是从学生那个时候过来的,知道高中毕业一进大学多少会感到迷茫无助,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稍微带他们一下,让他们把前面的路看清楚一点,就不至于在迷茫中消沉下去”。在她看来,从一开始就抓紧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好班级氛围至关重要。怎么做?选好班委、团委,咱们开班会。“每次都会谈及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听到跟自己学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讯息”,大二一开学频繁召开的班会成了14级水班64名同学的“乐选课”,无论你未来打算工作、考研还是出国,亦或是生活中遇到难题,在这里都能找到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正是这一次次的欢聚时光,让“64+1”日渐了解,惺惺相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王亚宜的眼中班里这群“可爱、可信、可为”的“95后”个性鲜明、多才多艺,她鼓励他们多多参与科创竞赛、文体活动,“因为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思索得到锻炼,而事成之后的那种成就感会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信,这很重要”。担当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绿色同济,青春同行”主题实践活动和环境文化节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的系列科普讲座,假期里带学生深入水厂调研,她用智慧激发了他们的无穷潜力。他们凭实力展现了自身和集体的无限可能:搭建红色故事会平台,排演《忆苦思甜》《我的长征故事》《“扶”起人心》等红色故事短剧;班级的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等总计获奖比例覆盖全员44%;科技创新项目100%覆盖团员青年(其中6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5项获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1项入选同济大学2017年“挑战杯”重点孵化项目);“绿济万家——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品牌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全国银奖,“安心呼吸计划”暑期社会调研项目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决赛三等奖,全员参与“绿色苗圃”小学宣讲活动。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他们教会了我更多”,王亚宜告诉记者,看着学生们成长成才,看着他们一次次为梦想奋力拼搏,自己的干劲更足了,“我们成为彼此的榜样”。两年来,王亚宜先后获评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但比起这些,她更看重自己的课讲得好不好,学生在同济园里的收获多不多。

镜头三:2016913日,学校召开教师节表彰座谈会,李博峰作为“师德师风优秀教师”代表发言,“只有把工作当事业来干,才能做好做踏实,只有把学生当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培养,才能育出国之栋梁”,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80后的李博峰头顶多项光环。但在他的学生眼里,这位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严谨求实、细致入微、风趣幽默,课上得好不说,还一点架子都没有,像极了兄长”。 

李博峰老师给研究生上课

李博峰老师给研究生上课

        “我本硕博都是在同济读的,8年半的求学经历不仅传授我知识,还教给我做人做事‘严谨求实’”。身为班主任,李博峰对学生要求严是出了名的。开学第一天他就问班里的五十几个学生问什么要读研,有人说是为了好找工作,李博峰反问道“那你为什么会觉得研究生比本科生好找工作,是不是因为研究生具备了本科生不具备的素质,那这种素质又是什么,正是你们未来几年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研究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做科研、写论文,无形当中压力比较大。“李老师带学生自有一套方法”,课题组的杨玲老师告诉记者:“李老师不会简单地从导师的角度考虑我需要这个学生给我做什么,而是反过来,从侧面观察学生,看每个学生擅长做什么,对哪块感兴趣,在自己研究的大方向里找一个最最契合的点,因材施教,这很难得,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李老师向来以质取胜,他带出的研究生跟他风格一致,一看就是个同济人。”章浙涛是李博峰带的博士生,小伙子聪明,论文写得快,李博峰却从中看出了问题——做出点成果就急于发表,论文结构零散不说,观点也缺乏实际验证,做事有点急躁。“李老师找我长谈,要求我每篇论文都要反复打磨推敲,加上他一遍遍帮我认真修改,几次下来,你会发现提高特别大,班里的同学都是这样磨出来的,时间久了,李老师的严谨治学也渐渐融入我们的骨子里。”课上得好、培养学生用心,让李博峰拥有很多“粉丝”。每年招研究生,很多人奔着他来。还没毕业,许多单位就早早向他的学生抛出橄榄枝。就连工作多年的学生也时不时来这里“加油打气”,找他聊学术,谈人生。
      凭借卓越的专业实力和人格魅力,他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三年来,李博峰捧回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最佳风范奖,荣获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称号、同济大学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春风化雨”奖、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等荣誉。“作为一名教师,我特别珍惜这些荣誉。看到学生成长成材,我特别欣慰。”李博峰说。
      ……
      这些细微镜头的捕捉只是无数兼职班主任默默付出、摸索前行的一个缩影。他们精力有限,却在繁忙的科研教学工作之余,认真干着这份“良心活”。采访中,记者发现,爱国、爱家、爱生活,更爱自己的学生是他们身上共有的标签。在同事眼中,他们是党员、是先锋、是模范,在学生眼里,他们是恩师、是挚友、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他们可敬可亲,平凡又不平凡,从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为人师表满满的正能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