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部署本学期重点工作(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0-09-27  浏览:

  本学期首次全校中层干部会议日前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周家伦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校党委本学期工作重点。校长裴钢传达校级领导班子暑假务虚会精神,对本学期学校行政工作提出要求。常务副校长李永盛主持会议。

""


  周家伦在会上号召全校广大干部师生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精神上来。要充分认识召开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周家伦要求学校党委中心组、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学部门和各学院要通过专题辅导报告、专家解读、专题讨论、主题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系统开展学习,并结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学习、讨论活动,在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在全校营造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周家伦强调,在积极开展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同时,各单位各部门要努力完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突出重点,抢抓机遇,深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他指出,“十二五”规划编制要在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8个分项规划以及各院系规划已初步完成的基础上,各有关单位下一阶段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划,注重做好规划的衔接工作,保证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能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各分项规划与院系规划能自下而上有机集成,并切实做好规划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规划内容和学校发展目标,增强对学校事业发展的信心。人才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要统筹兼顾,做好“985工程”三期的配套工作,同时要持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周家伦要求,各单位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学校部署,以“奉献、创新、领先、和谐”为主题,坚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活动,使创先争优与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使党的基层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任务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工程”和师生认可的“满意工程”。
  裴钢在讲话中说,8月1日至3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了2010年暑假务虚会。会议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工作、人事人才工作以及文化建设等专题,对学校“十二五”发展进行了集中研讨,进一步达成了共识,学校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也更加明确。目前,我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个阶段,各有关部门、院系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认真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以修改完善,确保在年底前完成同济大学“十二五”规划的整个编制工作。
  裴钢指出,根据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目标的要求,“985工程”三期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和各项投入。学校拟先期启动学术领军人才与团队的引进与建设工作,通过人才引进启动学科建设,人才工作以学科发展目标为指导并为之配套。对于急需发展的学科,学校将先期投入。为进一步激励青年教师潜心钻研努力成才,学校启动实施了“同济大学青年英才系列计划”,增设了“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同济大学青年教学科研骨干计划”和“同济大学攀登高层次人才计划”,学校财务专门列出预算,对入选者分别给予3.5–8万元/年不等的岗位津贴,资助年限为2年。
  裴钢表示,作为学校“人才、学术、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成果的一个体现,最近几年来,我校在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我校先后三批次引进9人,分布在环境、汽车、土木和电子信息等学科。承担973 计划项目9项,973首席科学家8人。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我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实现了我校和上海市高校的双突破。学校纵向科研经费连年取得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到账的纵向经费超过4亿元,为2009年全年2.8亿元的14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连续三年实现30%以上的增长,2010年资助总数达到263项。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本学期学校将召开新一次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学校将加快科技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成立同济大学高等研究院,着力构建以科技特区为载体的科研创新体系。高等研究院作为科技特区,也是人事改革的特区,将重点在人才政策、财务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以此促进学校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的开展。
  裴钢指出,人才培养工作应紧紧抓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和卓越律师培养计划的机遇,结合学校特点,加强内涵建设,重点抓教学质量,启动实施各项教学改革任务。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本科招生改革,实施卓越生源行动计划。与上海及全国各省市顶级重点中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联系、沟通机制,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中学校长实名直荐制”范围,进一步强化“中学校长推荐+笔试+面试”的自主招生制度。同济大学今后的工程人才培养,将以“卓越计划”为契机,更加突出“国际化培养”作为抓手的作用。他表示,学校将切实推进“三个600”培养计划的实施——在每一届4500人左右的本科生中,力争有600名学生获得中外双学位、600名学生获得国外高校的学分、另有600名学生有海外学习的经历。总数约占每一届工科学生的三分之二。
  校党政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基层党(工)委、直属党总支负责人,各学院、校区管委会、图书馆、附属医院、出版社、后勤、系(所)、中心、直属单位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机关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校工会、团委、妇委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