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6)
2005年第十八届国际反应堆结构力学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我校教师鲁亮在本次大会上获得青年奖。
国际反应堆结构力学大会是核工程技术领域最早、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之一,在反应堆结构力学、核工程与设计领域起着学术先导作用,并已发展成为涵盖核工程与设计、核电站安全与运行、核燃料和废物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核工程国际会议。国际反应堆结构力学大会每两年在世界主要城市举办一次。2005年第十八届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3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我校以翁智远教授及吕西林教授领衔承担的'快堆堆本体抗震性能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863高科技项目),对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堆本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安全评价进行了方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鲁亮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在'快堆堆本体抗震性能研究'方面,成绩显著,经各国专家严格评选,在本次大会上同欧盟原子能委员会Jerome Jonnet、清华大学杨国军一起获得青年奖。
(稿件来源: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