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来源:   时间:2005-07-12  浏览:

(2005-07-12)

  日前,我校社会实践培训会顺利进行,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此全面启动,今年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近100支重点团队负责同学参加了培训。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对于加强学生人格教育,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同济就极为重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在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步入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的轨道。
  今年是我校启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我校该项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拓展。我校今年首次采取了'假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空间。我们在活动项目的管理上采取了'校院两级联抓共管'的工作方式,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开社会实践活动的普及面,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将社会实践项目分级管理,个人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和小型社会实践项目有院系直接管理,院级重点项目中推选40%由校团委管理,剩余60%由院系自主管理,分级管理既有利于推开普及面,同时又便于抓住重点项目,深入开展。
  我校今年校级重点项目通过院系申报和纵向项目招投标两个渠道产生。在今年的社会实践工作启动之出,我们就面向全校集思广益,在校内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创意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收到创意300余条,一方面扩大了活动的涉及面,同时也让许多同学以新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校团委在征集的创意中精选出了十个主题,作为校级纵向项目面向全校学生公开招标,其中包括了'关注问题青少年--少管所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移民新生活,促进和谐新发展--三峡移民调研服务团'等充分体现大学生利用自身才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良好主题。
  今年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主题,唱响'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实践成才,服务社会'的主旋律重点突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服务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形势政策宣讲等服务项目,共将有近万人次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其中100多支校级重点项目重点服务团队,将深入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企业、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等地,广泛开展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支教扫盲、医疗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学校重点组织了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大学生形势政策宣讲实践服务团、博士生服务地方经济实践服务团、大学生科技支农实践服务团、大学生红色之旅参观服务团、大学生绿色社会建设宣讲团、党员大学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服务团、大学生'点燃希望之光'支教实践服务团、大学生农民工实践服务团、大学生城乡发展调研服务团等10种重点团队和特色团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加强思想建设、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
  今年,我校重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组建了一大批实践团队,开展各类切实的调研和服务活动,其中包括城市工薪阶层、残疾人家庭、问题青少年、城市务工人员、上海城郊三峡移民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群体,同时各实践团队还将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建立对所调研服务对象的长期服务计划。如三峡移民新生活调研服务团就计划在活动结束后为所调研的家庭寻找结队帮扶的学生;农民工再教育调研团将在活动期间及后期,组织大学生为农民工开办'业余夜校'或'休息日班';少管所问题少年服务团将长期开展'阳光活动',为问题青少年的转变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同辈教育。
  我校今年还面向全国开展一系列服务少数民族的主题实践活动。今年我校有近十支团队围绕服务'民族大团结'这一主题开展活动,通过民族政策宣讲、文化普及、扶贫支教等活动为民族地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从团队构建来看,实践活动涉及苗、藏、赫哲、彝、蒙古、佤、哈尼等近十个民族的群众。
  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组建了一批党员大学生先进性教育实践服务团。电信、文法、建筑城规、交通、经管、汽车、材料、土木、外语、环境等院系共将有300余名党员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团队实践服务活动,活动组织大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党员大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接受教育的同时,组织大学生围绕城乡规划、旅游产业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文化宣传、支医支教等方面开展服务,帮助老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学校立足百年校庆的筹备工作,组织了数支团队开展'同济大学校史社区巡回展',同时还组织学生赴学校旧址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充分挖掘学校发展史上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在认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树爱国之魂,立民族之根。
               (稿件来源:校团委)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