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上我校推出《世博交通体系规划》
来源:
时间:2004-11-04 浏览:
(2004-11-04)
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日前在上海举行,11月3日大会举行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在与未来”专题会议,我校等单位推出了《世博交通体系规划》———2010年,世博园区中心由内向外建设四大交通区域,同时在城区周边设立多个换乘枢纽,利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水上巴士等多种交通工具,引导外来车辆换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世博园区,以减轻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据副校长杨东援教授介绍,该规划目标是,2010年的本市交通要力争杜绝大面积交通拥堵,引导外来车流换乘进入公共交通系统。杨教授说,世博会期间如果还能维持目前上海的交通水平,将是比较理想的。
据预测,参观世博会的人数将达7220万人次,其中35%来自长三角地区,不少宾客是自驾车辆,将给本市交通带来压力。专家为此设计了各种引导办法,其中世博会期间的四大交通区域及大致范围是:绿色交通区(世博园中心)、交通缓冲区(世博园交通保护壳地区)、交通魅力区(外环线内)、交通家园区(面向长三角地区)。从外围地区开始,将引导外来车辆通过换乘系统进入公共交通,然后进入世博园区。
城区外围将设置第一道停车和换乘枢纽系统,具体地点设计在嘉定、松江等,当地将建立永久性停车与换乘系统,引导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开车族”换乘公共交通,直达世博园区。第二道换乘枢纽设在中环线附近,那里有专线巴士等候。第三道换乘枢纽设在“交通缓冲区”周边,主要为出租车换乘专线车直达世博园提供方便。专家还设计了“水上摆渡”方案,具体地点还在研究中。
据了解,上海要把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首先是发展地铁。到2010年初步建成地铁300公里,并与地面200公里的轨道交通相连,构成5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成为地下轨道交通路程最长的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与纽约、巴黎、莫斯科、柏林、香港、伦敦、芝加哥、东京、大阪齐名。
(稿件来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