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探索培养“土木工程师+律师”复合型人才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4-25  浏览:
  既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又熟谙法律知识,成为“土木工程师兼律师”,对于今年进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新一届学子来说,将不再是梦想。记者从土木工程学院了解到,学院联手法学院,面向同济大学2014级理工科新生,首次推出“工程(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致力于培养当前社会紧缺的高级复合型土木工程师。
  同济大学2014级理工科新生在入学报到当日,即可自愿提出申请,经选拔,将有25至30名优秀学子进入这一实验区学习。
  “要成为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土木工程师,兼备跨学科知识背景显得越来越重要。”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教授说,许多土木工程师不仅是设计者、施工者,还身为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工程方案的制定者,不仅关注工程快速建设,还要关注工程竣工后的维护保养阶段。这就要求他们既需要具备过硬的土木工程专业本领,还要拓展相关学科知识,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他们新的需求。此次土木工程与法学“联姻”,正是契合了社会对这类人才的亟需。
  随着工程建设推进,建设、改造、维护中出现的纠纷不断上升。在解决这些纠纷的过程中,法律人士缺乏土木工程背景,难以做出准确裁决。为此,越来越多的律师不得不去参加短期的土木工程知识培训。在学院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法律界、土木工程界的人士均对同济大学的这一探索表示认同与赞赏。
  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受学子欢迎?土木工程学院近日在2013级大一学生中做问卷调查,同学们对此普遍表示出兴趣。
  据介绍,土木工程学院将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精减15个学分的部分通识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再加以民法、工程法、诉讼法等法学40个学分的课程,累计总学分数不超过200个。
  “经过工程师良好训练及律师基本训练,我们相信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够比较好地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法律实务等工作。”顾祥林教授说。
  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学院之一,土木工程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携手多学院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此次“工程(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创新实验区”的推出,迈出了这一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第一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