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国际本科新生课程“中国概况”开讲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时间:2025-09-18  浏览:

9月16日晚,校党委副书记刘润教授为国际本科新生开讲“中国概况”课程首课。

刘润从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强大包容性讲起,指出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重要载体。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与全球超过五分之一人口直接交流的大门。他鼓励留学生们学好中文,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真正理解中国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他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多元融合特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多家学说对中国社会与人民精神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世界文明产生的积极影响。

他还结合同济大学的办学特色,介绍了学校在城市建设、抗震抗风、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大科技贡献,诠释了“同济智慧”如何支撑上海作为“魔都”的高度、跨度与速度,希望留学生成为“探索者、对话者、思考者”,在实践中感知真实、立体的中国。

从国旗、国歌、国徽的由来与象征意义入手,刘润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及其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在国庆76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他鼓励留学生们走出校园,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成就与社会风貌,通过比较与反思,构建更加全面、客观的中国观。

授课中,刘润围绕国际学生培养提出系统性核心思路:其一,国情教育需聚焦“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核心目标,帮助国际学生建立对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全方位系统认知;其二,应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通过实地探访、文化体验等活动,引导国际学生亲身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现代文化的创新活力;其三,鼓励国际学生主动与中国学生开展学术交流、文体互动,深度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在双向交流中搭建文化理解与文明互鉴的坚实桥梁;其四,要依托同济大学在国际合作、跨文化交流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国际化优势,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推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多平台协同发力,为国际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助力中外学生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中国概况”作为一门面向留学生的国情教育课程,采取“1+N+X”的教学模式,融合课堂讲授、社会实践与自主探究,致力于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胜任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国际人才。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