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发表于于国际化学教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09-09  浏览:

近日,美国化学会旗下化学教育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刊登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爱荣等题目为“Synthesis of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quatic chemistry study”的重要教学研究成果。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创刊于1924年,是全球化学教育领域旗舰杂志,在国际化学教育界享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此论文的刊发实现了学院在国际化学教育类顶级期刊上零的突破。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水化学”“水化学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是以化学的原理为主线展开对各种水环境中实际的化学问题探讨的课程,该类专业基础课的开设与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论文将团队关于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污染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水化学”“水化学理论与应用”等相关课程学习,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教融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际应用案例。nZVI是环境领域研究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核-壳结构赋予其丰富的化学信息,应用于水处理其自身的结构核性能发生变化,影响水化学参数,同时也改变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早在2012年,水化学授课团队在“水化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生课堂以nZVI为媒介设计了系列实验,包括nZVI合成和固相表征、nZVI对水化学参数的影响以及含铜重金属废水处理实验等,旨在使学生通过实验夯实“水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评阅人高度评价了此项工作:“This is a great example how the authors drew on their prior research findings and found ways to bring it to the classroom.”“This demonstrates an admirable example of bringing current research topics to the classroom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论文通讯作者为刘爱荣、张伟贤,研究生黄凯恩、课题组已出站博士后刘静作为共同作者作了重要工作。该项目得到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同济大学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支持。论文的发表同时得益于学院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贯彻落实“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在教学改革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体现。

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chemed.5c0099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