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近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落幕,同济学子斩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3项。



2025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同济大学参赛师生合影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由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创办,现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本届比赛分为竞速赛大类和创意综合赛大类。经过全国九大分赛区选拔,最终遴选出全国294所高校、700余支队伍、3000余名师生带着自行设计和制作的智能车展开巅峰对决,竞逐最高奖项全国一等奖荣誉。同济大学共有5支队伍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参赛队伍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张志明、朱劲和汽车学院田炜、唐辰等教师领队,老队员张方杰、曹文旭、卿怡萱、倪玺然、吴泽阳等参与辅助管理。
全国一等奖作品
比赛项目:竞速赛平衡轮腿组
队伍名称:TU smart 纵享新丝滑
指导教师:田炜 副教授(汽车学院)、唐辰 副教授(汽车学院)
团队成员:汽车学院本科生张化亮(车辆工程(汽车))、汽车学院本科生陳俊翰(车辆工程(汽车))、汽车学院本科生黄乐涵(车辆工程(汽车))
项目/作品简介:平衡轮腿组使用Infineon作为主控平台,融合光电管与摄像头传感器信息,驱动轮腿V型车模在赛道上自主完成运行一周的挑战。赛道环境复杂,包含极具挑战性的单边桥等特殊障碍,以及环岛、坡道、路障等常规元素。团队成员对车模的轮腿结构、平衡控制策略等关键硬件与底层控制进行了优化。在软件算法上结合摄像头视觉信息进行元素识别与路径规划;同时,设计了精细的平衡控制算法与过障策略,有效提升了车模在复杂多变赛道上的稳定性和通过效率。在全国总决赛上成绩排名第7(全国一等奖)。

队伍合影(从左到右:陳俊翰、黄乐涵、张化亮)
全国一等奖作品
比赛项目:讯飞智慧生活挑战赛
队伍名称:睿行•迅电流光队
指导教师:张志明 副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张旭磊(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梁益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罗涵(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姜智博(人工智能)
项目/作品简介:团队成员根据比赛具体要求,围绕智慧生活比赛主题,开展智能车相关功能的调试,实现机器人在城市生活场景中协助完成货物采购及运送流程。参赛机器人自主完成语音交互、任务领取、货物识别、路口选择、视觉巡线等复杂任务。在指定的比赛时间段内,控制机器人在指定场地中自主进行多段子任务:启程——智能语音召唤;执行——智能拣选;穿梭——智能路径导航;归航——智能避障归程。总决赛成绩排名第9(全国一等奖)。

队伍合影(从左到右:张旭磊、梁益诚、罗涵、姜智博)
此外,由田炜、唐辰老师指导,廖宏烨(车辆工程(汽车))、梁文杰(车辆工程(汽车))、柳一凡(车辆工程)3名学生组成的“智能车队TU-Smart”获得独轮信标组全国二等奖;由张志明、徐和根老师指导,董嘉伟(电子信息工程)、蔡浩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樊宇泽(自动化)3名学生组成的“睿行•云旗电骛队”获得缩微电磁组全国二等奖;由张志明老师指导,夏文杰(自动化)、张新烁(自动化)、叶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樊佳欣(软件工程)、敖祥(自动化)5名学生组成的“睿行·创意无限队”获得百度智慧家居创意组全国二等奖。
总决赛闭幕式上,组委会颁发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十年连续参赛奖”,同济大学等30所高校获此殊荣。张志明老师作为参赛指导教师代表上台领取奖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