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同济大学2019年学生思政工作创新论坛在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出席,上海鲁班软件集团负责人,同济大学保卫处、工会、研究生院、港澳台办、创新创业学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各学院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代表2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首先通过“同济大学学生工作巡礼视频”回顾了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工部、研工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形成的做法、取得的突破与成效。
徐建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立德树人不断深化认识,对“三全育人”的理念逐步贯彻落实。徐建平对2019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布局谈及三点思考:一是坚持系统思维,破解短板弱项;二是善于在思政工作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中,寻找思政工作新的增长点;三是培养一支坚强的思政工作队伍,守好立德树人的生命线。同时,针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了2019年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

论坛上公布了2018年度同济大学鲁班奖励金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名奖、优秀班主任以及学生工作年度考核优秀学院名单,并进行了颁奖。金文心等11位老师获得2018年度同济大学鲁班奖励金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岑昱玮等10位老师获得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名奖;魏亮等87位老师获评同济大学优秀班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0个学院获评学生工作年度考核优秀学院。


上海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俊杰参加论坛并致辞,他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情况,表达了对同济大学的深切感情,以及公司将积极回馈社会和母校,助力师生成长发展。
本次论坛上,8位学工系统老师分享了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思考和探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董变林以“辅导员工作——成就最好的自己”为题,分享个人从事思政工作以来的心路历程与个人成长,对年轻一代辅导员提出建议;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睿介绍协同育人方面的实践探索经验,强化学院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班团组织建设制度,结合专业特色,践行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学生处处长助理张南华从“00后”新生的成长背景与特点着手对学生工作做出思考,提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平等互动、全面了解,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实现同频共振,同时突出价值引领,培养理性新一代;校团委书记陈城围绕理解青年、引领青年做主题分享,提出新时代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的重要意义与重点举措;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徐纪平介绍新时代资助育人的工作模式,育人为本、精准施策,致力于多维度提升资助育人的工作质量;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严长征分享学院就业工作的相关经验,学工队伍、专业教师、用人单位相互联动的深化引导模式,对新时代就业引导工作做深入思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庆从学院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工作机制方面做深刻思考,就摸底排查、跟踪反馈、团体辅导、机制建设、网络宣传的链条式工作机制做分享交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凌凌分享了赴牛津大学交流培训的感悟,对中英学生事务工作进行比较与思考,提出“书院制”“朋辈支持”“夜间热线”等制度借鉴之处。
论坛随后还举办了学生工作系统联欢会。来自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各学院、校艺术中心的老师们精心准备,以歌曲、舞蹈、朗诵等形式,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展示了辅导员们的精神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