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校教职员工,刻苦学习、努力成长的莘莘学子,以及情系学校、安享晚年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并向遍布世界各地的广大校友,始终关心、支持同济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祝福、深切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2009年是满载收获、令人振奋的一年。全校党员、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办怎样的同济大学”、“怎样办好同济大学”两个关键问题,广泛深入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梳理了学校的办学定位,谋求学校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路径也更加明确。“人才”、“学术”、“质量”作为学校工作重点,更加全面、有序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往”等各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2009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项,4人成为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共获准主持973项目2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92项目,重点项目4项。截至12月初,全年科研经费到款同比增长20%,其中纵向课题经费同比增幅超过30%,表明学校在与企业界、工程界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卓有成效。作为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产业攻关项目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中国汽车工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提供了关键性支撑,也是同济师生为新中国6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产学研结合和服务社会方面继续谱写新篇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不断注入新内涵,智力支援四川震区灾后重建又有新亮点。2009年我校有各类毕业生9047人,在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背景下,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保持良好,截至11月底,全校总体就业率已超过95%。
展望2010年,将更加令人期待。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在5月开幕。过去多年来,全体同济人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始终全情参与、无私奉献。从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到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再到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主题馆总设计师、世博会工程建设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人、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策划总负责人,一个个身份中洋溢着同济人的骄傲。此外,园区原有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世博交通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园区标志性建筑的结构试验、世博村的建设等,也都凝结着同济人的创造智慧。世博会开幕以后,我校大批青年学生还将担当起世博志愿者的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表现将同样精彩、成功。
2010年,学校当务之急需要完成的重点工作包括“985工程”三期启动前期准备、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等多个方面。我们希望全校教师、干部和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家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各项工作进一步做深做扎实,为学校未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鼓足干劲,为同济大学未来发展更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校党委书记 周家伦 校长裴 钢